返回 2025-06-30
青年夜校成年轻人下班后“精神栖息地”
2025-06-30 05版 共青团


  本报记者 刘家进
  
  掐丝珐琅、面部彩绘、体验傅山拳、青年“迎泽故事”微演讲……近日,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街道党工委与老军营小区第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市民艺术夜校老军营校区,举办了“非遗新潮·夜校有戏”文旅市集活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特色体验吸引市民在摊位前驻足,在欢笑声中交流互动。此次活动不仅点亮了城市的夜生活,还让青年夜校这一新生事物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作为迎泽区首家青年夜校,老军营校区于两个月前开始试运营,人气迅速增长。瑜伽、摄影、美妆、吉他等10门课程精准契合青年兴趣和社区条件,涵盖实用技能、兴趣拓展和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吸引了众多青年踊跃参与。从周一到周日,课程安排紧凑、座无虚席,成为年轻人下班后的“精神栖息地”。
  不仅如此,青年夜校还依托该社区周边网红小吃街和商圈资源,开展户外直播、现场教学等延伸活动,不断扩大受众圈层,逐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社区文化新品牌。
  空间有限、资源紧张,是许多老旧小区面临的现实难题。该社区在探索中创新,巧妙实行“白天老年大学,晚上青年夜校”的错峰共享模式,让一间教室发挥出双倍的效能。
  “我们将社区功能室向青年夜校全面开放,课程时间安排在19时至20时30分,不仅与白天社区活动无缝衔接,还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老军营街道团工委书记曹旭君介绍道。
  作为无物业管理的老社区,老军营小区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实现高效治理,一度是社区治理中的难点。而青年夜校的落地,也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解法。
  “青年夜校不仅是一个学习平台,更是青年了解社区、融入社区的重要桥梁。”曹旭君表示,以往青年很少主动走进社区,除非有事需要办理。如今,青年夜校打破了这种物理和心理的边界,让青年愿意来、乐于来,慢慢在参与中建立起对社区的认同感。
  在课程学习之余,该社区还引导青年参与“指尖课堂”志愿服务等活动,让青年从“学员”逐渐转变为社区建设者,在服务中施展才干,贡献智慧。
  “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开设更多符合青年需求、富有烟火气、兼具引领性的课程,进一步丰富青年夜校内容,提升吸引力。”曹旭君表示,社区将持续发挥社会组织多元、青少年聚集的优势,推动青年与社区“深度绑定”,让青年在社区治理和文化建设中绽放光彩,有力推动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