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6-30
高标准推进工程建设 为城市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2025-06-30 16版 山西国企


  本报记者 陈彤
  
  6月26日,记者从山西建投集团了解到,由山西建投七建集团承建的晋源区新村村城中村改造安置项目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该项目总建筑面积82915.02平方米,造价1.87亿元,包含两栋住宅楼、换热站及地下车库A区。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 !区域居住环境,对推动城市更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管理升级破“瓶颈”
  
  面对各楼栋施工进度不同步导致的资源浪费和工期延误问题,该项目团队构建了一套穿透式管控体系,实现施工管理的精细化升级。该管控体系以 “网格化+标准化”为实施路径,将整体施工计划分解为最小作业单元,将施工现场划分为多个标准化管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长、1个专业施工班组。制定《网格管理实施办法》,明确各网格的施工标准、进度要求和质量目标,实现管理责任精准落地。
  在过程管控方面,该项目部建立了“四维一体”协调机制。每日召开网格晨会,由网格长汇报当日施工计划和资源需求;每周召开项目协调会,统筹解决跨网格问题;每月组织经验总结会,提炼优秀做法。同时,通过设置现场调度中心,配备专职协调员,确保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
  通过施工区域网格化、标准化管理和分级协调机制,该项目部在有效解决作业面移交不同步问题的同时,使各工序衔接效率提升40%。
  
  技术攻坚铸精品
  
  在项目建设中,该项目团队以解决实际施工难题为导向,积极开展专利研发和工法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地基钎探效率低、精度差的难题,研发了一种用于地基钎探的改良装置,通过改进探杆连接方式和加装定位导向装置,使钎探效率提升26%、数据准确性提高65%。在安全防护方面,面对传统护栏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创新设计可调节宽度的安全防护栏板,采用模块化组装结构,实现护栏宽度在2—4米范围内灵活调节,既保障了安全,又提高了周转利用率。
  针对挡土墙后浇带施工质量难控制的问题,研发了一种用于挡土墙后浇带结构施工的一体化模板技术,通过优化模板支撑体系和接缝处理工艺,有效解决了渗漏和错台问题。
  针对传统施工用电能耗高、碳排放大的环保问题,开展了高层建筑附着式脚手架集成太阳能光伏板供电+供暖的技术研究,利用高层建筑脚手架的空间优势,通过集成化设计将光伏发电系统与脚手架有机结合,既解决了施工现场供电线路复杂、安全隐患多的问题,又实现了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该项目团队还积极开展了周边回填土施工质量和效率等新工法研究,并组织开展了“五小”创新活动,班组自主提案的技术优化方法同比增长200%,累计采纳一线员工合理化建议8项,通过小改小革实现创效16余万元。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不仅解决了具体施工难题,更显著提升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人文聚力强保障
  
  该项目部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构建了“生活关怀+职业发展”的人文关怀体系。
  在生活关怀方面,建立常态化保障机制,定期举办员工生日会、团建活动,有效增强团队凝聚力;针对高温作业环境,实施“夏季送清凉”专项方案,调整作业时间、设置清凉休息区、配备防暑物资,切实保障一线工人健康安全;邀请三甲医院专家定期驻场义诊,为工人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累计服务182人次。同时,优化后勤保障,设立“职工之家”活动室、“暖心食堂”等,全方位关爱建设者生活,营造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在管理人员职业发展方面,构建了“培训+实践+晋升”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通过设立内部管理讲堂或学习会,定期开展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沟通协调等核心管理能力培训;采用“1名资深师傅+1名新进学员”的导师带徒模式,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围绕计划编制、现场协调、风险管控等关键管理环节进行定向带教;同时,建立从普通员工到业务骨干再到团队负责人的阶梯式晋升通道,目前已有4名管理人员通过该体系的培养与考核,成功实现了能力跃升。该体系不仅有效提升了项目团队的整体管理水平,也为年轻管理人员规划了明确的职业成长路径。
  此外,该项目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参与社区共建等方式服务群众,既展现了国企担当,也为项目建设营造了和谐环境,有效提升了团队凝聚力,为项目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接下来,该项目团队将继续高标准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如期交付优质安居工程,为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