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7-07
晋风古韵低碳游 环保新风入社区
2025-07-07 13版 社会


  本报记者 郭丽菲
  
  近日,一场融合文化传承与低碳理念的“晋风古韵低碳游”环保实践活动在太原龙角山圆满落幕。该活动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山西省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山西禾伴公益服务中心承办,10组来自太原市杏花岭区绿苑社区和小东门小学的家庭共同参与,打造“社区+学校+志愿者”生态文明教育创新样本。
  活动以“移动课堂”开启。清晨,新能源大巴从绿苑社区出发,小东门小学志愿者王诗芸向全体参与者发出 “少一缕尾气,多一片鸟啼”的环保倡议。志愿者讲师尹玉英在车上以生动故事串联山西省十大代表性动植物,当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其浓褐色羽毛与艳红色脸颊引发孩子们惊叹。“尾羽曾装饰清代官帽的褐马鸡,如今在庞泉沟等保护区已达19000只。”讲师介绍道。鲜活的生态故事令志愿者与家长连连感慨。
  抵达龙角山后,10组家庭手持工具展开徒步净山,在清理矿泉水瓶等垃圾的同时,细心记录南方红豆杉、丝带凤蝶等珍稀物种踪迹。午后,“物种速递·山西明星生物蹲”游戏点燃欢笑——家庭队伍需根据佩戴褐马鸡、华北豹等头饰的志愿者指令迅速反应,失误者则需分享“移动课堂”所学生物知识。随后的垃圾分类接力赛将气氛推向高潮,参赛家庭在一分钟内准确将实物卡片投入四类垃圾桶。“塑料瓶可回收,电池有害!”小志愿者边分类边强调,准确完成21张卡片分类。
  活动尾声的“时光胶囊”分享会见证低碳承诺落地生根:“以后野餐自带碗筷”“教奶奶用电子门票”“带好水杯,带走垃圾”——孩子们朴素的宣言将张贴于社区,化为日常实践的开端。
  此次活动创新打造 “文旅+环保”模式,让参与者在晋风古韵中感知生态之美。项目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推出覆盖 “衣食住行用游”的系列社区志愿服务,开发更多沉浸式低碳体验,推动绿色生活理念扎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