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丽菲
近日,太原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显久率院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深入太原、忻州等地,看望该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师生,与地方政府、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并勉励师生将专业学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效,在广袤田野间践行使命担当。
在太原市阳曲县泥屯镇东黄水村,陈显久一行与中文系“探寻农耕密码,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举行了乡村振兴专题座谈,深入剖析了阳曲的农业变迁史,鼓励实践队用好文字力量,通过品牌故事创作、包装设计升级、媒体传播策划,推动学科优势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为小米产业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在忻州市定襄县蒋村镇,陈显久一行观摩了艺术设计系“艺路同行,绘梦青春”实践队与村民共商的墙绘方案,对融合本土文化符号的设计稿给予充分肯定。“艺术赋能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他鼓励实践队将美学理念融入乡村建设中,用壁画、景观设计唤醒乡土文化基因,让艺术创作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桥梁。
在忻州市静乐县石家沟村,园艺园林系“艺林振兴先锋”实践队展示的植被生态图谱引发关注。在中国藜麦之乡产业园内,实践队详细汇报了藜麦生长特性及产业价值调研成果。陈显久以“感恩·收获·责任”为主题总结道:“乡村振兴需要生态、产业、文化三维发力。同学们要用专业智慧探索植被治理路径,以科研成果推动藜麦产业升级,让绿色成为乡村发展的最美底色。”
校领导实地指导彰显了学校对实践育人的高度重视,参与实践的师生表示,将牢记嘱托,继续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用专业所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绽放青春光茫。
校领导实地指导 助力“三下乡”走深走实
2025-07-16 07版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