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7-16
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的“四维担当”
2025-07-16 11版 青年理论研究


  前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战斗堡垒。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第一责任人,如何干好基层党支部工作,履职尽责,不仅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也是推动单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筑牢头雁根基:做支部建设的“领航者”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党支部书记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引领人,要带头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主线,深入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要严守政治纪律,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守好规矩,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提升业务能力。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试行)》等党内法规,熟悉党支部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学习党建工作的新知识、新技能,关注党建工作的新趋势、新要求,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能力。
  三是增强责任意识。牢记自己是党支部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切实把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二、深耕党建提质:做基层治理的“赋能者”
  一是要强化政治引领,确保支部建设的正确方向。一方面要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车间、进班组,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学细思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牢记初心使命。另一方面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选煤厂落地生根。
  二是优化组织建设,提升支部战斗力。
  一方面要按照“四同步、四对接”要求,优化支部组织架构,构建“党建+安全”“党建+生产”责任网格,不断增强支部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确保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另一方面是深入推进党建品牌建设,扎实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推动党建工作从“标准化”向“特色化”、从“过程化”向“效能化”转变。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一方面要抓牢党员教育管理,做好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制定党员教育计划,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专题培训等方式,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多举措培养管理人才、有计划培养技术人才、阶梯式培养技能人才,助推选煤厂智能化升级改造。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防腐拒变防线。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自律规定,在工作和生活中严以律己,不搞特殊化,以自身清正廉洁带动支部作风建设;从严教育管理监督,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规党纪等内容,结合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用好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警示教育片等载体开展好警示教育,增强党员纪律意识;加强对廉政风险点的分析研判,定期与支委成员、党员谈心谈话,了解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做到防微杜渐。
  五是强化意识形态建设,筑牢政治思想防线。管好宣传阵地,加强对启航先锋、支部工作群等线上平台的管理,发布内容需严格审核。规范宣传栏、文化墙等线下阵地的内容更新,突出党的方针政策、先进典型等内容,确保传播正能量;密切关注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网络舆情,做好风险隐患和职工思想的研判,及时发现并化解负面情绪,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在面对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时,对错误言论敢于亮剑,引导党员正确认识和对待,不信谣、不传谣。
  三、锚定融合赛道:做业务发展的“破题者”
  一是推动党建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
  要把党建工作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设立党员安全示范岗、成立 “党员先锋突击队”,组织党员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员包保责任制”隐患排查体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二是促进党建与生产运营协同增效。
  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在安全生产、矛盾调解中亮身份、作表率,提升组织凝聚力;要成立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围绕生产经营主题开展实践活动,破解洗选工艺优化、设备降耗等技术难题;推行 “党建+精益管理”模式,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三是推进党建与文化建设互促共进。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创新开展事故案例讲评比赛、廉洁文化主题活动、女工系列助安活动等特色文化活动,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四、践诺初心使命:做群众需求的“响应者”
  要定期深入车间、班组,常态化开展职工思想动态调研与谈心谈话,了解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盼;精准解难纾困,从薪酬福利、健康体检、大病救助等方面倾听呼声、回应诉求,多做惠民利民实事;建立健全职工意见建议收集、处理和反馈机制,解决合理诉求,有效防控不稳定风险,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同时,确保职工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如:评优评先、岗位调整等,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