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丽菲
近日,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探黄护澜 青志远航”实践队与山西自然博物馆联合开展了 “经纬织山河 绢帛绘汾川”汾河知识科普与手工实践活动,为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带来沉浸式地理课堂体验。
活动以汾河风景视频开场,队员们从地理、历史角度讲解了汾河作为黄河第二大支流的重要地位与流域概况,结合山西地形图解析地貌成因,用图片揭示污染问题,呼吁小朋友们践行环保理念。在知识抢答环节,大家踊跃参与,展现出对汾河知识的浓厚兴趣。
实践队将知识科普与手工制作相结合,指导小朋友们运用彩色不织布和黏土制作了汾河流域地形模型。创作过程中,小朋友们分工协作,有的绘轮廓、有的剪布料、有的塑黏土,经过精巧构思与细致制作,将汾河地形特征生动呈现出来。制作完成后,小朋友们手持模型分享了创作思路,展现出对汾河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对生态保护的思考。
此次活动,让小朋友们在科普中收获了知识、萌发了探索热情,为汾河生态守护行动凝聚了青春力量,推动更多人加入保护母亲河行列。
知识科普+手工实践 传递生态保护理念
2025-07-17 06版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