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7-17
美育浸润 推动听障儿童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2025-07-17 07版 校园


  本报记者 陈彤
  
  7月14日,记者从太原师范学院团委了解到,为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内涵,该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持续深化志愿服务,以“美育浸润、情感交融”为核心,为听障儿童架起沟通桥梁,助力他们自信融入社会。
  据统计,本学期累计开展了10次专项活动,服务时长达455.07小时,为60余名听障儿童提供听力训练、语言康复、心理陪伴等多元化支持,用青春力量为特殊群体点亮希望之光。
  美育作为该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扬帆计划”项目的重要服务手段,成为激活听障儿童表达潜能的关键钥匙。志愿者们凭借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将绘画、手工、音乐、绘本共读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元素巧妙融入陪伴过程,不仅为听障儿童营造了安全、有趣、低压力的表达空间,更在色彩与线条的灵动交织、节奏与韵律的和谐共鸣中,帮助他们逐渐放下内心拘谨,以非语言方式勇敢表达内心的想法与情感。
  情感是连接志愿者与听障儿童的温暖纽带。每两周一次的定期探访,成为志愿者与听障儿童建立深厚情感联结的重要契机。志愿者们以极大的耐心、真诚的微笑和温暖的拥抱,给予听障儿童充分的安全感和被接纳感。他们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听障儿童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坚强后盾,在他们的陪伴下,听障儿童逐渐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勇敢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持续的专业陪伴和情感支持下,听障儿童的语言感知能力、社交互动意愿和自信心得到显著提升。他们从最初的沉默寡言到如今的主动交流,从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到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大家纷纷表示,这段志愿服务经历将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传递爱与温暖。
  据介绍,“扬帆计划”是该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精心打造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旨在发挥青年力量,精准对接社会需求,着力解决听障儿童在交流沟通、社会融入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难。该项目团队深刻研究,理解听障儿童的成长不仅需要康复训练,更需要情感的滋养、自信的建立和社交能力的提升。因此,志愿者们摒弃了简单的任务式服务,致力于构建长期、稳定、浸润式的陪伴关系。
  接下来,该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将持续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形式,让更多听障儿童在爱与陪伴中自信发声,拥抱更广阔的世界,同时也引领更多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书写绚丽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