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7-17
金果满枝丰收景 致富路上“杏”福多
2025-07-17 12版 社会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谢小霞
  
  又是一年杏子黄,硕果压枝正飘香。近日,记者走进阳高县狮子乡李平杏树专业合作社,一派繁忙喜悦的丰收图景铺展开来。杏农们穿梭在这片金色海洋中,一边摘果,一边打包装箱,尽享丰收喜悦。
  阳高县独特的高寒与干旱气候,孕育出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优质杏果。全县杏园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其中鲜食杏3.75万亩、仁用杏16.3万亩。5亩以上优产杏园1200多个。主要种植大接杏、金太阳、香白杏以及京杏、假京杏、凯特、龙王帽等多个品种。
  这份丰收背后,是看得见的守护。针对今年鲜食杏开花早、易受晚霜冻害与冰雹侵袭的特性,农业、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精准摸排灾害高发区,试验推广“气象哨兵+烟熏桶+无人机飞防”集成技术模式,为杏果产量筑起“防护墙”;通过“疏果保优”“叶面补肥”等精细化管理,将优质果率从70%提升至90%,让每一颗杏果都更“值钱”。
  该县科技带头人李平说:“我们阳高杏个头大、品质优、口感好,虽然今年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倒春寒,但我们采取了喷水、熏烟、打防冻液等措施,减产不减收,收入还是可观的。”
  丰收的杏果如何“走出去”?阳高县玩出了新花样。产地直邮、电商合作让“枝头鲜”直达 “舌尖甜”,物流网络更添新动能——今年新增大同至广州、成都的航空直达货机,上海、西安方向开通高铁直达专列,让阳高杏一路畅销北京、太原、西安、张家口等城市,最远抵达云南、广州。
  除了线上销售火爆,全县81个采摘村依托杏果经济,大力发展休闲采摘、观光体验等“休闲农业”。“春赏杏花、夏摘杏果”的文旅招牌也越擦越亮,吸引着八方游客。在现场,游客们提着果篮穿梭林间,仔细挑选个头匀称的杏果,迫不及待地品尝这份夏日独有的酸甜。孩子们有的踮起脚尖,伸手去够低处的杏子;有的在大人的协助下,小心翼翼地将高处的杏果收入囊中。外地游客李锦蕤说:“我是从大同过来的,都知道咱们阳高大接杏比较出名,个头这么大,吃起来的水分也比较充足,每年我都会来这片杏园给家里人和朋友发点杏,这边的杏园品质都非常高。”
  从枝头的硕果到农户手中的 “致富果”,如今的阳高杏园里,沉甸甸的不仅是枝头的果实,还有农户们对未来的期盼。随着电商体系、物流网络的持续完善,通过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小小的杏果已成为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 “金钥匙”。“三晋杏乡”阳高,正用更甜的果实、更足的底气,续写着丰收新篇,让更多农民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共享甜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