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7-23
探寻晋商智慧触摸非遗温度
2025-07-23 07版 校园


  本报记者 郭丽菲 通讯员 杨智贤
  
  近日,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青年学子深入晋中市平遥县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平遥县委联系专家郝新喜的全程讲解下,队员们深度解锁红色记忆、触摸非遗温度、探寻晋商智慧,上了一堂生动的国情社情实践课。
  在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面对鲜红的团旗,团员和青年庄严宣誓。讲解员结合“减租减息”等历史文告,阐释了革命前辈的法治实践智慧。
  水磨头村的古戏台雕梁画栋,承载岁月。郝新喜解读了题刻背后的晋商乡土情缘。队员们围绕戏台,从精妙的榫卯结构聊到民俗传承,从晋商家国情怀谈到乡村文旅发展。
  寿圣寺非遗小镇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寻宝记”热烈展开。队员们兴致盎然地比对寺内壁画纹样与推光漆器图案,向非遗传承人请教。
  日昇昌票号博物馆“汇通天下”匾额依旧醒目。随着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大学生实践基地”在此挂牌,队员们深入探究晋商的契约精神与风控智慧。
  在东湖老醋坊,队员们记录“蒸酵熏淋陈”古法工艺;在冠云牛肉厂,“传统产业行稳致远,匠心守护与法治护航缺一不可”成为队员们的实践共识;迎薰公园凉亭下,队员们支起普法小桌,为环卫工人、建筑工人送上《农民工维权手册》和一杯水,教师任琰还结合平遥察院廉洁文化,以“拉家常”方式讲解了劳动合同签订、欠薪维权等法律知识,接地气的普法活动让队员们真切体会到法治解民忧、暖人心的力量。
  该学院团委副书记陈豪杰表示:“这次实践让同学们在社会课堂里明白,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就是要把专业所学变成服务社会的能力,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法治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