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7-31
共青团“伙伴计划”照亮困境青少年成长路
2025-07-31 05版 共青团


  本报记者 郭丽菲
  
  盛夏七月,承接“伙伴计划”项目的孝义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收到一面特殊的锦旗——“伙伴计划圆童梦 志愿传爱暖人心”。这位送锦旗的母亲紧握志愿者的双手,哽咽道:“谢谢你们让孩子打开了心扉!”
  这面锦旗,见证了听力障碍少年小石头由沉默自卑转变为自信射箭手的蜕变。在我省共青团持续推动“伙伴计划”示范项目下,如小石头般破茧重生的故事,正照亮越来越多困境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困境中的微光 4名青少年的蜕变
  
  在孝义市留义社区活动中心,射击教练清楚记得小石头初次接触弓箭的场景。他总是低头攥紧衣角,将助听器深藏在耳后发梢里。课堂知识如漏网之鱼,社交中的尴尬让他将自己困在沉默的壳中。
  直到参加 “五环之光——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升活动”,射击射箭运动意外地将他的“听力劣势”转化为“专注优势”。从躲在角落不敢提问,到在教练指导下反复练习,他的天赋逐渐显现。“这孩子眼神稳,有潜力。”教练的赞叹点燃了小石头的自信。
  如今,小石头会主动和小伙伴讨论射箭技巧,还能大方展示助听器:“这是我的‘小耳朵’,帮我听得更清楚。”
  六一儿童节那天,当志愿者将他梦寐以求的变速自行车交到他手中时,他眼里的光芒比靶心的红点更明亮。
  400公里外的大同市灵丘县晓源社区,16岁的小奇正在法律知识讲座上认真记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专注的少年曾因盗窃和聚众斗殴被拘留两次。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与年迈的大伯相依为命,经济拮据与情感匮乏让他迷失了方向。
  在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伙伴领航站”的专业帮扶下,社工每周都会来到小奇家,坐在摇晃的木桌前开展深度心理辅导。起初,小奇总是低头不语,在社工持续的耐心陪伴下,他终于敞开心扉。当回忆起父亲离世的场景时,他放声痛哭。社工轻拍他的肩膀说道:“这些痛苦不是你的错,你可以选择放下过去,勇敢前行。”与此同时,志愿者每周为他补习功课,从基础数学到语文阅读,帮助他逐步提升学业水平。
  小奇还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当他看到自己帮助的孤寡老人露出笑容时,内心第一次涌起被需要的温暖。如今的他遇见邻居会主动打招呼,成绩显著提升,还加入了学校志愿者社团,积极向伙伴们宣传法律知识。
  在太原市万柏林区荔竹社区,15岁的小宇正在社区画展前讲解自己的作品。由于父母都是聋哑人,他长期缺乏语言交流环境,词汇量较同龄人少约40%,而且性格内向孤僻,参与集体活动的频率低于班级平均水平60%,学习成绩也比班级平均分低15分。为此,太原市万柏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他组建了10人的志愿者团队,并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和教育顾问。
  针对他的绘画兴趣,志愿者每周陪伴他参加社区非遗制作,累计达30余次,鼓励他用画笔表达内心。在绘画过程中,志愿者以作品为媒介与他深入交流,每次超过1小时。通过参加5次绘画比赛和2次作品展览,他逐渐感受到表达的乐趣和被关注的温暖。同时,志愿者策划了20余次社区活动,引导他与其他青少年互动合作,并鼓励他担任活动小领队。
  8个月后,小宇变得开朗活泼,参与集体活动的频率提升至班级平均水平以上。他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正确率提高30%,学习成绩提升了10分,多次在绘画比赛中获奖。
  在临汾市翼城县北关社区的 “小伙伴书屋”,坐在轮椅上的小雪正在整理图书登记册。11年前的舞蹈课上,她因意外伤及脊髓,7次修复手术未能让她重新站立,高中时因压疮困扰被迫休学。回到家后的日子里,失望、焦虑、暴躁如潮水般将她淹没。
  2024年8月,翼城县爱心小站志愿者协会承接的共青团“伙伴计划”示范项目落户北关社区,小雪被纳入重点帮扶对象。中秋、国庆双节时,志愿者不仅送来节日慰问与生活关怀,还带来扭扭棒手工材料和《羊道》《好的孤独》等书籍。心理帮扶老师张静“人生的根源是去热爱、去受伤、去生活”的话语,给了她直面困境的勇气。每月一次的心理咨询,团县委联系县中医医院的复健指导,让害怕异样眼光的她逐渐敞开心扉。
  如今,书屋内悬挂着她制作的宣传画,863册图书经她分类贴标,借阅登记井井有条。
  “如果不是‘伙伴计划’,我也想不到自己能做这么多事情。”今年暑假,小雪策划组织的 “书香伴我行”阅读挑战赛吸引了众多社区孩子参与。未来,她计划继续深耕 “小伙伴书屋”,在身体允许时走出社区,“是‘伙伴计划’给了我暖阳,我也想成为别人的光”。
  
  专业守护 构建多维度成长体系
  
  小石头、小奇、小宇、小雪4名青少年命运转折的背后,是我省各地共青团组织精心构建的科学帮扶体系。
  在孝义市留义社区,346名重点帮扶青少年通过“伙伴计划”示范项目的三大核心行动获得全方位支持。
  “五环之光”体育养成行动通过射击射箭、轮滑竞技、田径训练等特色课程,帮助青少年掌握运动技能。小石头参与的射箭课程因具趣味性与专业性,已成为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强健了体魄,还在汗水中培育了青少年的自信与合作精神。
  “向阳而升”身心健康提升行动整合法律援助、心理辅导、健康筛查等专业资源。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义工联合会通过“阳光自护·六防教育”、心理疏导等形式,为小奇这样的涉案青少年提供精准帮扶。专业的法律知识讲座将生涩法条转化为警示案例,心理咨询帮助孩子们释放压抑情绪,筑牢健康成长的心理防线。
  “四叶草青春守护”假期陪伴行动让志愿者在寒暑假和节假日里化身 “临时家长”。在太原市荔竹社区,志愿者通过书香阅读、创意手工、硬笔书法等活动,为小宇等青少年打造温暖充实的成长时光。“伙伴计划”的“爱心包”中,趣味体育游戏让留守儿童的假期不再孤单。
  “我们不仅要帮助孩子解决眼前困难,更要为他们构建长期发展能力。”团孝义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开展至今已举办活动60场,服务青少年2234人次。其中,服务重点青少年1636人次,服务时长208.5小时。通过链接社会资源21140元,服务满意度达95%。“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被守护,青春路上不孤单”,正是项目的初心所在。
  
  传递微光 从受助者到志愿者
  
   翼城县北关社区的“小伙伴书屋”里,小雪整理着图书,借阅登记册上的字迹工整娟秀。这个曾被伤痛困在方寸之间的女孩,如今精心策划的“书香伴我行”阅读挑战赛正火热进行。在服务社区孩子的过程中,她完成了从“受助者”到“志愿者”的蜕变。
  这样的转变不只发生在翼城。在孝义射击馆,小石头主动为新学员示范动作要领;在灵丘县晓源社区,小奇以自己的经历向同龄人讲述法律的重要性;在太原画展现场,小宇牵着父母的手,用手语向他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帮扶的最高价值在于激发内生动力。”灵丘县平型关义工联合会负责人表示,在“伙伴计划”跟踪服务的重点青少年中,超过60%的青少年参与了志愿服务。灵丘县晓源社区作为在全省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项目落地社区,其“法律种子”计划已培养出多名青少年普法志愿者。团翼城县委以小雪为原型开展的励志宣传,带动当地助残志愿者报名量显著增长。
  
  星火燎原 照亮更多青春梦想
  
  夜幕降临,孝义射箭馆的灯光下,小石头仔细擦拭着心爱的弓箭。弓身映照出墙上那面锦旗的金色字样,也映照着全省19个“伙伴计划”示范社区点燃的希望之光。
  项目成效正转化为困境青少年实实在在的改变。小石头以前总说“我不行”,现在会说“让我试试”;小宇在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提问,还能勇敢地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创作故事;小雪从最初害怕与他人交流,到如今能笑着和孩子们讨论书中的故事;从困在家中自我封闭,到主动为书屋的运营出主意……截至目前,全省示范项目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330场,直接惠及青少年4.04万余人次。
  太原市荔竹社区开发的艺术疗愈课程、灵丘县晓源社区创立的“法律种子”计划、翼城县北关社区探索的“残健融合”模式,正通过共青团搭建的交流平台在全省推广。这些因地制宜的创新实践,正在为处在不同困境的青少年提供精准帮扶。
  “每个数字背后都是生命的转变。”共青团山西省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伙伴计划”已从单一帮扶发展为包含思想引领、身心健康、社会融入等多维度的成长支持体系。当小奇在养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当小宇将画作义卖后资助聋哑学校,当小雪的书屋成为社区文化地标,这些曾被命运薄待的孩子,正以奔跑的姿态重写人生剧本,并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文中受助青少年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