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7-31
科技赋能结硕果 绘就现代农业新图景
2025-07-31 12版 社会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王雪瑶 王浩东
  
  近日,记者走进长治市长子县丹朱镇大刘村的阳光农业园区蔬菜种植大棚,陇椒、圆椒、红泡椒等作物枝叶舒展,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将藤蔓压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正是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体现。
  该阳光农业园区总占地1800余亩,38座高标准冬暖式大棚与28座高标准春秋棚整齐排列,蔬菜总产量可达1000万斤。在园区控制室,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细密的滴灌管道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把水和肥料精准输送到每株作物的根部,这便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日常应用。
  该园区负责人柴慧民给记者算了一笔 “科技账”: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新技术节水70%、节肥20%,人工成本大幅降低,而作物产量却提升了15%至20%。
  此外,该园区的智能温控设备、二氧化碳发生器、病虫害监测器、补光灯等“科技装备”,为蔬菜生长搭建起全天候的“生态屏障”。
  “以前凭经验浇水施肥,现在靠数据说话。”种植户李慧青捧着自家种植的陇椒喜笑颜开。
  未来,该园区将深化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让更多“黑科技”扎根田间。同时,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