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彤
7月30日,一场持续近一个月的“漏水攻坚战”,在太原市杏花岭区杏花岭街道新民北街社区党委牵头、网格员联动、居民自治三方协同下,画上了完美句号。通过“小切口”入手解决了困扰多户居民的“大麻烦”,也让无物业管理的回迁楼院找到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刘书记,新民三条9号某单元地下室漏水严重,都蔓延到周边院落了,居民急得不行。”日前,新民北街社区党委书记刘佳接到辖区居民的反映,立刻停下手中工作:“民生问题等不得,我马上带城建的同事过去。”
抵达现场后,刘佳先是跟着网格员钻进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查看积水,进行初步排查后,结合居民的讲述,她当机立断道:“先查清楚漏点在哪、责任是谁,社区全程协调,绝不能让居民住得不安心。”刘佳的亲自承诺,给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到基层党建的力量。
之后,在面对“无物业、无产权单位”的复杂情况时,刘佳牵头成立了由社区党委成员、网格长、网格员、城建专干组成的“临时协调小组”,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党建加应急”的优势。
“临时协调小组”组建完成后,迅速投入到漏水排查行动中。作为小组的核心成员,网格员崔丽娜成了问题解决的 “排头兵”。她拿着笔记本在两个楼院来来回回跑了十多趟。白天敲开每一户居民的门,记录漏水对生活的影响,晚上在居民微信群里收集大家的意见。
城建专干联系市政部门上门勘查,网格长协调供暖部门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确定为地下室存在漏水隐患。崔丽娜把所有排查细节整理成表格,清晰标注“已排除项”“待验证项”,给了社区党委和居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关于地下室的修缮,社区并没有多余的资金,只能靠居民自筹。为了鼓励居民自愿捐款,刘佳通过走访发现门房师傅在居民中威望极高,平时谁家有小事都愿意找他帮忙。刘佳主动找到师傅:“大家信你,你是大家的‘主心骨’,筹钱这事你要搭个桥,牵个头,漏水问题一定可以解决。”门房师傅不仅连连答应,还主动联系了相熟的维修师傅。
施工那天,门房师傅全程盯着进度,居民们也时不时下楼看看。当地下室的积水慢慢退去时,有人在群里发了张现场照片,配文:“终于修好了!谢谢师傅,谢谢社区。”门房师傅按照承诺,组织居民清理了积水和污物,还在群里发了清理后的视频。这个由居民自己“做主、出钱、监督”的维修项目,最终以“零纠纷”画上句号。
从居民反映漏水到问题彻底解决,新民北街社区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个看似普通的民生案例,藏着基层治理的 “大逻辑”:社区党委把方向、网格员搭桥梁、居民当主角,任何问题都能找到破解路径。
“小切口”破解“大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5-07-31 14版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