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9-04
返乡锻炼下基层实践课堂助成长
2025-09-04 05版 共青团


  本报记者 孟存田 通讯员 郝静茹
  
  日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等多所省内外高校的暑期返乡大学生走进阳泉市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开启“理论+实操”的青春实践课。
  7月,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学生抵达阳泉后,迅速奔赴各自实践岗位。大家深入市直机关,帮助整理文件资料,结合专业所长献智献策;深耕专业课题,触摸城市经济发展脉动,努力让青春智慧与基层需求实现精准对接。
  东南大学的大学生也走进乡镇与街道机关,通过“跟着听、跟着看、跟着学、跟着干”,将学术思考融入基层治理实践。其中,建筑学院与矿区携手打造“星歌计划”夏令营,精心构建“建筑文化”“美育浸润”“实践探索”三大课程体系,让高校专业知识巧妙融入教学实践,以优质教育资源悉心滋养基层沃土。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的大学生在郊区开展了“百炼千人”暑期育人研学活动。团队一行人通过实地观摩,探寻郊区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密码,于前沿技术产业化落地的丰硕成果中深化认知;深入桃林沟村,在荒山沟壑蜕变为生态文旅综合体的生动实践里,体悟发展智慧,让每一处走访都成为鲜活课堂。
  此外,阳泉市精选优质企业,定制实践岗位,组织市“一本两专”优秀大学生赴车间生产一线锻炼。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大学生走进多家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入企实践。其间,大家在研读合同条款中掌握商务规范;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解读产品图纸,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深度结合。真实的企业环境,成了大学生能力提升的“练兵场”。
  为解决暑假“看护难”问题,阳泉市委组织部联合团市委、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民政局,组织大学生在全市开展了“青伴童行 成长一夏”暑假公益托管活动。来自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阳泉籍返乡大学生,深入135个(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用专业知识和悉心陪伴,让青少年在“托有所学”中快乐成长。
  这个暑期,返乡大学生以青春之力扎根基层治理实践,锤炼本领、收获智慧,为阳泉市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