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茹霞 通讯员 窦育瑶
连日来,由晋城博物馆主办,杜寨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晋城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承办的 “烽火晋城 铁血抗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在晋城博物馆开展。展览分为“烽烟燃起 奋起抗争”“军民团结破茧成势”“发起反攻 夺取胜利”3个篇章,通过大量珍贵的照片、实物和档案资料,再现了晋城军民抗击日寇的英勇壮举,展示了老区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展览主展区位于晋城博物馆,分展区位于杜寨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
“晋城这片热土上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是我们永远铭记的精神财富。我们要通过参观展览,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开幕式上,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军的致辞掷地有声。
展厅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详实的史料,再现了当年八路军挺进晋东南开辟抗日根据地,与太行儿女鱼水情深、艰苦卓绝、赴汤蹈火的历史画卷。
“这个印章怎么这么大?”“这个印章是干什么的?”参观中,一枚公章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这枚印章,是这次展览中最珍贵的红色文物之一。因刻有‘九三’二字和公章体积硕大,故名‘九三’国封大印章。”李俊杰是这次主题展的讲解员,也是晋城市长平之战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寨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馆长。这枚大印章是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而设定的,是专用于清查驻华日军军火、军用物资、粮仓、军火库的大印章。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当时设计印章时,考虑到百年历史的重要性和严重耻辱问题,在查封时使用小小的印章,不能代表当时的民族气氛,故选择了大印章的形式和设计理念,彰显九月三日全国放假三天庆祝伟大胜利的喜悦心情。
日军侵华影像带中记载着日军在太行山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华美晚报》号外刊登了日军正式投降的信息,还有八路军在敌后使用的冲锋号、儿童团的红缨枪……历史从未远去,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鲜活的生命与不屈的信念。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当前,晋城市正处在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加快建设美丽晋城,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是每个晋城人的责任与使命。
铭记烽火岁月 传承抗战精神
2025-09-04 07版 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