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9-05
以志愿之名 赴“羊”业之约
2025-09-05 05版 志愿周刊


  本报记者 庞勇
  
  近日,在2025山西·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上,有这样一群身影格外动人。他们身着统一“志愿红”服装,穿梭在接待酒店的报到台、人声鼎沸的展会现场、往来接送的嘉宾大巴,用微笑化解陌生,用专业解决难题,用坚守扛起责任。他们就是怀仁青年志愿者。
  
  专属服务架起“暖心第一站”
  
  大会启幕前,接待酒店的报到台早已成为志愿者们的“战前阵地”。8月27日午后,大家提前就位,仔细核对嘉宾名单、整理会议资料,将流程手册和参会证件一一分装。
  针对重要嘉宾,志愿者们更是提前做好 “功课”,熟悉嘉宾行程、了解地方习俗,全程提供“一对一”专属对接服务。来自南方城市的企业代表初到怀仁,志愿者不仅主动帮忙搬运行李,还提前告知当地天气与交通情况;年长的专家因行程调整晚到酒店,志愿者始终在前台等候,直至将对方安全送至房间。不少嘉宾称赞,“怀仁的志愿者比家人还贴心”。
  28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乱了会场布置节奏,此时距离展会开幕仅剩2小时。志愿者们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冒雨搬运物资、有序覆盖防雨膜、主动疏导现场人流。
  雨水暂时停歇,大家来不及换上干衣服,又迅速投入到现场服务中。有的志愿者脚上磨起水泡,只是简单贴创可贴,笑着说“没事,展会顺利比什么都重要”。正是这份“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守,让展会现场始终井然有序,也让怀仁青年的担当形象深深印在每位嘉宾心中。
  
  当好家乡发展“推动者”
  
  “大家看窗外,沿途这些怀仁羊杂、羊肉小吃等地道的怀仁特色展棚,都是当地的金字招牌。咱们马上就能抵达展会现场,那里有全产业链的畜牧产品展示等着大家。”在大巴车上,志愿者化身“怀仁代言人”,用生动的语言向嘉宾讲述怀仁羊产业的发展故事。
  为了让讲解更专业,志愿者提前一周就开始 “充电”。背诵怀仁羔羊肉的地理标志知识、梳理羊产业链的发展历程、熟悉当地的人文历史,大家把枯燥的产业知识变成鲜活的“怀仁故事”,让嘉宾在路途中就能感受到怀仁羊产业的活力与青年的热情。
  在“青创‘羊’帆 金融助航”政策宣介会上,志愿者又成了银行与养殖主体之间的 “桥梁”。大家协助银行工作人员整理咨询记录,将养殖户的融资需求逐一登记,方便后续对接;耐心为养殖户、青年创业者讲解贷款政策、办理流程。志愿者用协作与专业,让金融政策真正“落地”,也让青年创业的“梦想之桥”更加坚固。
  大会虽已落幕,但志愿者们的身影却依然清晰。他们有放弃假期的返乡大学生,有初入岗位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还有连续参与五届大会的 “青协老兵”。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却因“服务怀仁”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用行动证明,怀仁青年是家乡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
  据悉,团怀仁市委将继续搭建更多志愿平台,让更多怀仁青年在服务家乡、奉献社会中成长成才,为怀仁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