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丽菲
近日,北京市林学会考察团赴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开展了“迎豹回家 共‘橡’自然”专题调研。双方就华北豹保护与栖息地生态修复达成战略共识,标志着太行山—燕山区域生态协同保护进入实质推进新阶段。
考察期间,专家团队深入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对红外相机监测网络与栎类植被恢复工程进行现场评估。数据显示,通过近年持续补植乡土树种,新形成的辽东栎林已为华北豹等野生动物构建起稳定的食源链。在坪松林场,专家重点考察全国首个辽东栎良种保障性苗圃,该基地培育的优质种苗将为燕山山脉生态廊道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座谈会上,双方明确,华北豹回归的核心在于完整食物链修复,并确立两大合作方向:共建太行山—燕山跨区域生态监测数据库,实现动植物种群动态实时共享;深化栖息地植被修复与健康食物链培育合作,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路径,最终实现太行山—燕山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赢”目标。
此次合作将打破行政边界,通过科学监测与生态修复的深度融合,为华北豹等珍稀物种打造一条安全迁徙的生态廊道,为我国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创新范式。
京晋共研 守护华北豹家园
2025-09-12 12版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