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彤 通讯员 刘凤意
“广场上的路灯装好了,晚上遛弯再也不用打手电筒了!”9月9日,走在路上的太原市小店区黄陵街道窑子上社区居民高兴地说。今年,窑子上社区创新构建“小院议事会、民生微实事”协商模式,把议事场所从会议室搬到居民集聚的露天广场,解决路灯维修、垃圾分类点优化等民生“小事”。
窑子上社区以“居民在哪里,治理就在哪里”为理念,依托居民最常聚集的小广场,搭建“小院议事会”平台,将每周五固定为“议事日”。议事会现场,社区工作者积极引导居民建言献策。居民们从菜价、孩子暑假安排,讲到“广场上的路灯坏了,晚上走路怕摔跤”“要是能有座椅坐着聊天就好了”等具体问题。社区工作者将居民口头提出的需求同步记录并及时协商解决。
议事会建立 “居民点单—会议议单—社区办单—居民评单”办事流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各项民生需求能够得到高效且妥善的处理。“居民点单”环节,社区充分尊重居民的自主表达权,工作人员将居民提出的需求详细记录。“会议议单”阶段,社区针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集中讨论,按问题的轻重缓急进行科学分类。“社区办单”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按照既定的解决方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最后“居民评单”环节,通过居民的评价,社区可以了解到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从而为后续更好地服务居民指明方向。
现在,“小院议事会”已经成了居民们的“固定聚会”。截至目前,“小院议事会”已累计收集需求20条,解决路灯维修、座椅增设等民生问题5件,其余未解决需求已纳入季度计划逐步推进。居民由之前的旁观者变成了社区治理的参与者,曾经的“陌生人社区”变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愿帮忙”的温暖大家庭。
下一步,窑子上社区将继续推行开放式社区治理模式,进一步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让大家真正成为社区的“当家人”。
社区构建“小院议事会”激活基层微治理
2025-09-12 12版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