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9-16
到村工作大学生从“听故事”变成“讲故事”
2025-09-16 12版 社会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张志华
  
  连日来,由灵丘县下关乡制作的“红色故事我来讲”系列短视频,在当地广为转发。网友不仅被抗战时期该乡群众的斗争精神所感动,更为制作者——下关乡到村工作大学生点赞。
  灵丘县下关乡是红色之乡,每个山头、每条溪流都有红色的印记,村村都有红色革命遗址。“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不仅要传承好红色精神,更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到村工作的大学生积极行动,开展了‘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该乡白水岭村到村工作大学生张超说。
  为了让视频表现形式更丰富,张超化身“一线记者”走进白水岭村,记录下了抗日英雄李三妈的故事。张超查阅史料、请教前辈,力求每一个细节准确无误。经过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调查、整理、拍摄,长达6分钟题为《抗日英雄李三妈》的短视频出炉。视频发到朋友圈不到一个小时,浏览量就过5000,其后更是好评如潮。
  到村工作大学生秦志权则化身“老师”,为谢之坪村的孩子们送上了一堂“思政课”。“咱们村里的红色遗址有四处,那么接下来,老师就一处一处地给大家介绍。”秦志权的授课主题为“‘红色故事我来讲’——走进谢之坪村”,课堂就设在谢之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认真聆听讲解,一张张照片和一个个故事,仿佛带他们重返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中。课程接近尾声时,他问:“大家能不能做到主动去给你们的伙伴、同学、家人讲一下咱们的红色故事?”孩子们“唰”地举起手,异口同声道:“能!”
  谈到“备课”,秦志权提到了带他实地探寻红色遗址——雁北新华工厂的何耀贵老人。“何大爷今年89岁了,腿脚已不太灵便,但得知我们想记录、讲述雁北新华工厂旧址的故事时,拄着拐杖,执意要亲自带我们过去。那个时候,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把这个红色故事讲好。”
  按照计划,该乡的10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共计拍摄了10期 “红色故事我来讲”短视频。视频拍摄已陆续收官,目前已成功发布8期,累计播放量逾3.7万余次。“看到他们制作讲述红色故事的视频得到转发和点赞,大伙儿都很高兴。这不就是红色故事接力讲、红色精神代代传的实践嘛。”白水岭村党支部书记李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