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4版)
还有一篇《谢觉哉不做“焦官”》的文章,大意是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谢觉哉出任内务部部长,他的儿子廉伯、子谷知道父亲做了高官后,就想到北京看看阔别二十三年的父亲,于是写了一封信:一是希望父亲在北京给他们找一份工作;二是希望能找个便车,节省点路费。但谢给儿子回信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他说:第一,他给不了他们路费,第二来了还得给他们搞吃的住的,所以劝儿子秋后光景好点再到北京来……而便车也是没有的,因为任何人坐车,都要买票。谢觉哉写道:“你们会说我这个官是‘焦官’,是的,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焦”为湖南宁乡方言,意思为穷清官。读着这篇文章,我想起1967年,母亲到湖南去照顾父亲,父亲也是没有寄来一分钱。那次到湖南的路费,是母亲卖了自己织的两件毛衣,又找村里人借了一些钱才勉强凑齐的。父亲是一边摘抄革命前辈的故事,一边把革命前辈的做法实实在在地落到自己身上。
《“三怕”可做座右铭》一文中说,任弼时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父亲一辈子何尝不是如此。耄耋之年,依旧舍不得给自己花钱,却“没事找事”,熬干灯油地为故乡写村史……
父亲有一个笔记本,里面全是父亲用铅笔或圆珠笔写下的一些关于党的知识的文章,如《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怎样写入党申请书》《怎样填写入党志愿书》等。这些文章,字迹非常工整,很多地方还用铅笔改动过,看得出来,一字一行,都有着父亲对党的工作的思考。
在 《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父亲写道:“一个人入了党,就要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原则,当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就要毫不踌躇、毫不犹豫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读过这段话,我理解了父亲这一辈子的做法,找到了父亲这样做的动力和缘由。
我敬佩我的父亲,也永远怀念我的父亲,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摘自《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的红色家风》
春蚕到死丝方尽
2025-09-17 15版 红色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