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青基会让希望的阳光洒满三晋大地
本报记者 赵云云
2023年元旦前夕,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省青基会”)的老朋友陈德伟捐赠爱心专项基金100万元,用于救助大病青少年。17年来,他先后向大病救助项目、青少年健康项目累计捐赠2700余万元。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像陈德伟先生一样,无数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持续关注全省青少年健康成长,省青基会累计收到款物2708.43万元(数据截至2022年12月1日)。
这一年,省青基会,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汇聚爱心、传递希望”的初心使命,树立服务党政大局、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理念,积极创新公益项目,拓展筹资渠道,顺应新时代希望工程发展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令党政满意和青少年欢迎的工作实绩。
夯实传统公益项目
“助学金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了我们自立、自信、自强,勇敢面对生活、创造美好未来的勇气。我们一定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载着你们的用心良苦努力奋进,在充满爱的路上永不服输!”在革命老区武乡县石北乡伟德希望小学山西希望工程“1+1”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受助学生神情激动地表示。2022年,省青基会将汇聚各界爱心的119万余元善款分发至1000余名困难家庭孩子的手中。
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的筹款、随访和助学金发放工作,在这一年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众多公益伙伴的积极参与和共同支持下,540余万元善款被送到1200余名困境准大学生的手中,纾解了他们的求学之困,帮助他们顺利进入理想学府。
临县玉坪乡李家坡底德伟希望小学的灾后重建工作中,作为该校的最初援建方,山西宏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再次给予了大力支持,出资30万元对损毁的部分校舍和功能室进行修缮翻新。同样得到宏泰能源董事长陈德伟先生资助的,还有全省10市、48县 (区)百名身患重大疾病的患儿。100万元爱心基金的加持,使一个个困境家庭的患儿再度感受到了冬日的温暖。
伴随着一间间希望厨房的落成,孩子们从“吃饱饭”到“吃好饭”的诉求一步步达成,“我好喜欢新厨房”“最开心的时间是午饭时间啦”成为乡村地区孩子们的“新”声。这一年,有5间希望厨房在三晋大地改造建设完成。
打造创新公益品牌
2022年,省青基会围绕助学兴教、健康守护、素质提升、紧急救助、铸魂育人“五大计划”,在项目设计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强化思想教育,注重将思想引领、本领练就、品格锤炼等融入其中,在“臻心计划”“小马书屋”等原有特色项目基础上,推出了“12355公益行动”“匠兴行动”“山西青年强基工程”等一系列创新公益项目。
“老师您好,我是希望学子王鹏程。”在太原慈善职业技术学校的开学日,通过山西希望工程“匠兴行动”进入该校学习的同学们,自豪地向老师们报出自己的姓名。“匠兴行动”创设的初衷是通过对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提供免费职业技能教育,为青年赋能,培养其自立自强的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依技就业、依技兴业,同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去年4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省青基会响应号召,积极行动,发挥团属公募基金会的专业优势,发起了“同心抗疫 晋心晋力——2022山西希望工程特别行动”,先后对接落地、协调救灾物资116.24万余元,有力地支援了我省的疫情防控工作。
2022年六一儿童节热闹非凡,在创新开展“五四公益日”活动后,省青基会携手团省委驻村工作队举办了一场以“点亮微心愿 播种新希望”为主题的微心愿发放仪式,为临县玉坪乡常家坪村的40余名孩子发放微心愿礼物,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希望通过我们分享的运动鞋,你们也能自由奔跑,拥有快乐的童年。”来自太原市九一实验学校的师生代表把自己为小伙伴们精心购置的一双双舒适合脚的气垫式运动鞋送到五台县新庄希望小学。通过“希望之履”项目的实施,孩子们一起玩耍,握手相拥,收获了一份特殊的情谊。这一年,通过“希望之履”项目向神池县、岢岚县、沁县及岚县301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发放价值53000余元的运动鞋。
2022年,全省第二所“小马书屋”在榆社县北城小学落成剪彩。“小马书屋”的援建是山西希望工程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具体体现,这一项目对鼓励、引导青少年从小阅读红色经典,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实现红色基因世代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少先队员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拥有这间书屋,看到里面有这么多崭新的图书我感到非常开心,今后我们将在‘小马书屋’中不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听党话、跟党走,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忻州河曲红星中学,投资16.2万元、由山西希望工程“臻心计划”项目援建的第八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在这里落成。该中心不仅是受助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的重要阵地,同时还可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覆盖服务周边青少年18000余人,面向他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帮助青少年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青少年文明守望公益行动筹集善款所支持的山西古建抢险修复行动持续进行中,位于晋城市区13公里处府城村北岗的玉皇庙已于今年完成修复。同期,为进一步落实文明守望工程,由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文物局联合山西省青基会在全省文物资源大县开展的 “我的国宝我守护”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良好的反馈。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由团省委、省青联、省青基会采取社会化动员方式,联合各界爱心机构援建的山西青年运动暨共青团历史展览馆在7月1日投入使用,并很快成为广大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地,预约参访者络绎不绝。展览馆通过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帮助青少年学习了解在党的领导下,山西青年运动史和共青团、少先队历史,引领广大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圆满实现。
通过“及时雨”救助计划,临汾市浮山县、吉县两名儿童小华(化名)、小宇(化名)获得救助。
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公益效能
刚刚过去的一年,省青基会顺应数字化发展的潮流,在信息体系、捐赠体系、评估体系、报告和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和技术提升中,不断向公众传递向善向上的公益理念,赋予公益慈善新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积极组织开展五四公益日、99公益日、亲青公益集市等互联网公益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汇集各方面资源,着力打造专属希望工程有创意、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益品牌,讲好希望工程的故事。
同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搭建广大青少年“想得起、找得到”共青团组织的服务平台,在山西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下,将原山西希望工程捐助服务热线升级为山西希望工程综合服务热线。该热线的升级迭代,发展意义重大。一是面向社会公众、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项目咨询、合作对接、进展反馈等服务,解决捐赠、合作需求和具体诉求;二是面对困难青少年的个案求助,重点解决青少年应急救助方面的实际困难;三是对于向山西省青基会的工作、项目及服务提出疑问、投诉或意见建议的诉求,提供反馈渠道以及时回应、及时处理、及时反馈;四是为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希望工程相关公益项目、活动提供报名通道,以期以良好的捐赠体验吸引和凝聚捐方,最终实现实践育人的功能和使命。
规范信息公开改善捐赠人服务
2022年,省青基会注重完善信息公开相关制度,增强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保证捐赠人的合法权益,增强社会公信力。精准把握捐赠人需求,充分考虑捐赠人的意愿,有针对性地推荐、设计相关活动,例如意见征集、劝募大使招募等,不断优化服务机制。
这一年,山西省青基会收获满满。2022年3月,被山西省人社厅、山西省妇联授予“山西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22年4月,山西省青基会“臻心计划”“小马书屋”“及时雨应急救助计划”被中国青基会授予2021年度“地方创新希望项目”荣誉称号。
省青基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山西省青基会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党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工作和建设中,针对青少年急难愁盼的问题,携手公益伙伴为青少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