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解答狂犬病的预防与治疗
●太原理工大学校医院 赵伟
狂犬病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病毒性疾病,现在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夏季天气燥热,动物易烦躁不安,犬伤类就诊处置增多。如何远离狂犬病危害,知真相、不恐慌。
◆传播狂犬病病毒的动物有哪些?
根据传播狂犬病风险的高低,我们把动物分为三类:
高风险动物:狗、猫和狼、狐狸、獾、蝙蝠等,被这类动物咬伤后,需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低风险动物:牛、羊、马、猪等家畜,兔类和鼠类;
无风险动物:非哺乳动物,如禽类、冷血动物、昆虫等。
◆狂犬病病毒有什么喜好?
狂犬病病毒对日光、干燥抵抗力很弱;在56℃温度下30分钟或在100℃温度下2分钟就可灭活;低温可以较长久地保存病毒。
◆狂犬病病毒是如何传播给人类的?
人感染狂犬病病毒有两个条件:伤口(人的皮肤或者黏膜有破损);病毒(狗或猫等哺乳动物的唾液、分泌物、排泄物中含有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传播,少数患者因眼结膜被病兽唾液污染而患病。
◆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多久发病?
影响人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发病的因素有很多,若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并按照免疫程序及时、全程注射疫苗,也可能不发病;若确定感染该病毒,头面部暴露后患病风险高达15%-80%,手臂和手指10%-40%,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发病,最长不超过1年。此外,如果伤口清创不彻底、外伤、受寒、劳累等也可诱发疾病提前发生。
◆狂犬病病例主要是哪些人?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6-2020年狂犬病病例主要为农民。此外,被疑患狂犬病动物咬伤的受害者中,15岁以下儿童占40%,家长应及时监督和提醒孩子,如果被流浪狗、猫抓伤咬伤或者伤口被舔,应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和老师。
◆怀疑自己感染狂犬病病毒后,该如何处理?
怀疑自己感染狂犬病病毒,我们要学会妥善处理伤口:首先,可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5分钟,也可以先用流动水冲5分钟,再用肥皂水搓洗,如此循环3个过程;其次,碘伏消毒,如果伤口较深,可以先用毛巾压迫止血,然后尽快就医,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以及人用狂犬疫苗。
但不建议以下处理:用止血粉剂止血,这样会给清创带来困难;挤压伤口,有可能把病毒挤到更深组织中;用嘴吸吮伤口处血液,会增加患狂犬病风险。
◆猫狗等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为犬类接种疫苗是预防人类狂犬病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为犬类接种疫苗不但可以消除狂犬病的致死率,还能减少被狗咬伤病人接触后的预防需求。
◆什么时候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养宠物的人,可以提前注射狂犬疫苗,防止自己无意中被抓伤或咬伤,又不知道的情况下感染病毒。曾经接种过疫苗,再次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如何接种狂犬疫苗视情况而定:全程免疫后半年内一般不需要再次接种;全程免疫后半年-1年应当接种2剂;全程免疫后1-3年应接种3剂;超过3年以上应全程接种疫苗。
◆孕妇能接种狂犬疫苗吗?
关于孕妇注射狂犬疫苗,如果是暴露前免疫,可酌情推迟;而一旦确定是高度危险的暴露者,鉴于狂犬病极高的致死性,应立即注射疫苗。
◆狂犬疫苗应该去哪里接种?
许多人被咬伤后,需要接种疫苗或者处置伤口,却不能尽快找到最近的地方;或者在外地没有完成接种程序,可以搜索 “犬伤门诊”“犬伤”等关键词,获得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以及“狂犬疫苗接种点”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