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会友 太原刮起非遗“武林风”
本报记者 田璐 钟如杰
6月10日上午,第五届中国体育非遗大会山西分会场暨2023年山西·太原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的节日”非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展演在太原拱极门拉开帷幕。此次展演可谓是高手云集,近20项省内外及太原市部分传统武术类项目同台切磋,尽显中华武术魅力。
此次展演由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省武术协会、太原市武术协会指导,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化馆 (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太原市杏花岭区文化和旅游局、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等单位承办,旨在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次展演以武会友,近20项省内外及太原市部分传统武术类项目展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令观者激动不已、心潮澎湃。行云流水的拳法、刚劲有力的刀法,让太原拱极门下刮起了非遗“武林风”,现场叫好声不断。
展演当天,运城市河东心意拳第四代掌门人吴建国,现场表演起 “关公耍大刀”。只见他手持“青龙偃月刀”,人随刀走,刀随人行,其快似闪电、刚劲有力的动作,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传承关公刀法,其实就是要传承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舞台下,吴建国介绍了这项传统武术。
此次展演,不仅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武术盛宴,还体现了“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主题,结合端午健康养生,增强免疫力,非遗传统医药类的沙袋循经拍打疗法、透骨拔毒疗法、中医正骨疗法、秋元堂滑膜膏制作技艺、二十四节气中医疗法等项目也进行了现场体验展示,吸引了广大市民的观看。
6月11日,第五届中国体育非遗大会在山西师范大学落幕。经过两天的激烈竞赛,省内外32支代表队的315名运动员(内含老中青少)不畏强手、敢于挑战,彰显了“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大会宗旨。最终,太谷区金谷中学以111分的总成绩荣获“校园组”团体冠军,山西浑元队以105分的总成绩获得“社会组”团体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