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结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本报记者 吕汉富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关帝庙广场举行。
本次活动围绕文旅部发布的 “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主题和“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提升保护传承水平”“加强非遗保护传承 守护共有精神家园”“讲好中国非遗故事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深化非遗保护理念 展示中国保护经验”“可持续发展 非遗同行”的口号,采取线上宣传展示+线下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
线上开展微上非遗——“非遗法”和“山西省非遗条例”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普法宣传;网上非遗——选取市级非遗项目在网上进行展出,每个传统戏曲保护单位展出1期;屏上非遗——在城市大屏幕、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展播大同市非遗宣传片;抖上非遗——添加话题 “2023大同非遗日”“古都大同 璀璨非遗”,由“大同文旅星推官”制作成小视频进行非遗文旅宣传等线上展示活动。
线下开展“乐享非遗”非遗剧目展演、“乐购非遗”非遗购物节、“乐玩非遗”非遗体验活动、“乐赏非遗”非遗图片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地点位于关帝庙广场和鼓楼东街。
本次活动本着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的社会氛围宗旨,向人民讲好大同非遗故事,充实和丰富大同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