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教育初心 育好祖国花朵
本报记者 陈晓平
从初出茅庐的师范生,到屡获殊荣的优秀教师,忻州市定襄县第三实验小学校青年教师赵雅君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用奋斗诠释青春的意义,用行动践行教育的初心。
初入杏坛 芳华绽放
2012年9月,赵雅君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以免费师范生的身份踏入山西师范大学校门。从那时起,成为一名像瓦尔瓦纳那样的优秀乡村教师,便成为她的奋斗目标。
2016年7月,赵雅君大学毕业,毅然回到家乡,成为定襄县宏道中心学校的一名教师。
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到课堂互动的安排,每一堂课赵雅君都精心准备。在她看来,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只有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与实效,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在教学实践中,赵雅君始终秉持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信念,注重教学知识的积累与更新,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她用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无论是课堂上的言传身教,还是生活中的点滴关怀,赵雅君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影响。
寓教于乐 寓学于趣
在赵雅君的教育字典里,从来没有“放弃”二字。面对班上那个让所有老师头疼不已的“皮孩子”小飞(化名),她选择用春风化雨般的耐心打开小飞封闭的心扉。小飞的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从入学起课本就经常散落一地,作业本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课堂上总像一只不安分的小麻雀。但赵雅君在小飞倔强的眼神里,看到不一样的光芒。
连续三周,赵雅君每天都会在放学后陪小飞整理书包,用彩色贴纸标注课本位置;发现小飞总在课间摸空荡荡的口袋,就悄悄塞进几颗水果糖;当小飞第一次完整写出汉字时,赵雅君特意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那份字迹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的作业。
3个月后,那个曾经把教室搅得鸡飞狗跳的男孩,已经能够端坐整堂课,工整地记笔记了。深秋的午后,小飞踮着脚尖在赵雅君耳边轻语:“老师,我能叫您妈妈吗?”那一刻,窗外金黄的杨树叶正随风飘落,她的眼眶湿润了,稚嫩的呼唤,胜过所有荣誉证书的分量。
2020年春节假期,为了给45个“云端学子”上好网课,她像备战高考般钻研各类教学软件,常常哄睡孩子后挑灯夜战到凌晨。“同学们能看到老师的笑脸吗?”首次线上试课时,赵雅君特意换上喜庆的红毛衣。
当一张张熟悉的小脸在屏幕前次第绽放,当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享居家趣事时,她知道教育的魔法开始在云端延续。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她自创“课堂寻宝”游戏,把知识点藏在动画片段里;担心孩子们用眼过度,每节课后带领大家做眼保健操;更是化身“云端妈妈”,通过作业评语关心每个孩子的情绪变化。
同事们感慨道:“赵老师把网课变成了艺术,让每个孩子都成了舞台中央的主角。”
在赵雅君的办公桌抽屉里,珍藏着一本相册。每个重要时间节点和每个假期开学或结束的日子,都是赵雅君的拍摄日,她喜欢用镜头记录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颦一笑。看着相册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阅读他们睫毛上跳跃的光影,赵亚君的自豪感犹然而生。
薪火相传 教学相长
作为年级组的教师,赵雅君主动承担起“传帮带”责任。在教研会上,她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2019年11月,赵雅君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斩获定襄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2020年,赵雅君准备的《动物王国开大会》《小青蛙》等四节课被忻州市中小学空中课堂采用,荣获优质公开课证书。
2022年5月,山西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中,赵雅君荣获优秀奖。这是她人生中获得的第一个省级奖项。
2024年6月,在忻州市“中华魂”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中,赵雅君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青年组三等奖。荣誉背后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不懈追求。
赵雅君的备课本扉页上,工整抄写着陶行知的名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赵雅君用十年光阴,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