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6月27日

长治稳就业“组合拳”交出亮眼答卷


  本报记者 刘琴 文/图
  
  就业是丈量民生的标尺,更是驱动发展的引擎。2024年,长治市以“政策筑基、技能赋能、服务提质、帮扶暖心”为主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就业答卷:城镇新增就业47213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9.8%;失业人员再就业8962人,完成率128.03%;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16人,完成率121.07%。
  从太行山下的零工驿站到省级技能大赛的冠军领奖台,从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补贴红包”到农民工的“点对点”返岗专车,长治用全链条服务体系,让47.7万个岗位需求与3.37万份就业意向精准碰撞,在数据攀升与笑脸绽放之间,书写着稳就业保民生的“长治密码”。
  
  政策“组合拳”:靶向发力筑牢就业根基
  
  长治市将就业优先政策转化为“真金白银”的落地举措,构建起覆盖企业与劳动者的政策闭环。针对高校毕业生出台《促进就业创业26条措施》,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512.4万元,3647个就业见习岗位吸纳3337人,1935.5万元见习补贴为青年成长“加油充电”。
  面对企业用工压力的问题,长治市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9亿元,带动就业4435人。潞州区一家智能制造企业的负责人感慨道:“稳岗返还资金就像‘及时雨’,让我们有底气扩招了300名技术工人。”
  13个县区中,壶关县以116.92%的城镇新增就业率完成领跑,黎城县以169.15%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率彰显政策实效。这种“先进带后进”的态势,倒逼形成“周调度、月通报”的机制,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如潞州区以93.41%的资金支出进度,将政策落实转化为9304.63万元的示范项目投入,成为全省就业服务的“标杆样本”。
  
  技能“锻造炉”:从“劳力型”到“技术流”的质变
  
  在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手持“毕业证+技能等级证”双证的智能机电专业学生王卓同时收到了3家企业的录用通知。这是长治市推行“学历+技能”双轮驱动的缩影: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万人,新增技能人才1.58万人,高技能人才2649人,53.5万技能人才总量占比达34.19%,让 “长子理发师”“潞城甩饼师傅”等省级劳务品牌成为就业“金名片”。
  6月18日至30日,第五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山西选拔赛在太原成功举办,大赛共设46个赛项。在互联网营销项目中,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教师邓琳佳一举夺冠,这是她拿到的第五个国赛和省赛一等奖。
  互联网营销是本次省赛的新增项目,全省各地共推送42名选手参赛。该项目主要考察选手的数字营销推广、直播营销、方案策划三大综合能力,参赛选手需借用数字化信息平台,灵活运用网络与传播,对产品进行多平台营销推广,对选手的各项能力要求极高。
  “选手需要比拼展示互联网营销策划、新媒体图文编辑、视频推广、直播脚本撰写与场控等技能,难度大,时间紧。”邓琳佳说,就拿其中的直播环节来说,选手需要从十几款产品中挑选出最合适的五款,合理分配采购和推广所占金额比例,制定好推广销售策略。
  “直播营销环节相当于在2个小时内策划一场10分钟的直播,一个人完成一整个团队的工作。”邓琳佳表示。尽管难度不小,但邓琳佳丝毫不惧,因为她有着充分的准备。比赛前,她每天反复练习竞赛系统中的模拟题,不断打磨每一个产品的直播展示效果。
  第五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上,长治代表队在数控车床、焊接等11个赛项中夺冠,团体总分全省第二,37人获一等奖。这种“赛场选才”机制催生了167名“太行技术状元”和1522名“太行技术能手”,带动长子县广胜工艺品有限公司胡广胜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落地,形成“培训—竞赛—就业”的良性循环。
  正如潞州区零工市场花艺师培训班学员崔晓娅所说:“免费培训+技能认证,让我从打零工变成了持证上岗的手艺人。”
  
  服务“智慧网”:打造15分钟服务圈就业新生态
  
  走到潞州区零工市场的智慧服务机前,求职者刷身份证即可获取岗位推荐,630个零工驿站组成的服务网络,让灵活就业者渴了有水喝、累了能休息,全年提供即时对接服务超200人次。2751个就业社保服务点与26个校园工作站形成“15分钟服务圈”,全年办理业务221.12万次,“职呱呱”微信平台8000余名注册用户实现“手机点一点,工作找上门”。
  “零工驿站”网络的构建,扩展了就业服务覆盖范围,聚焦广大职工就业创业需求,按照“普惠性+特殊性”要求,免费为临时性、季节性等灵活就业人员、有就业创业需求职工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宣传、培训咨询、暖心服务等就业服务,让劳动者“就业有路”。
  对依托全市各级“工会驿站”、银行网点、通信运营商网点建立的 “零工驿站”,长治市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补助。
  “零工驿站”的设置,不仅是灵活就业人员务工的站点,其内部的空调、急救包、工具箱以及书柜等,也切实解决了灵活就业人员在候工期间的生活和应急需求,打通了服务群众灵活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长治市大多数“零工驿站”内除了设有用工信息发布区、招聘活动区等功能区外,还设置了休息区,配备了休息椅、饮水机、手机充电装置、书报架、冰箱等设施。这些“零工驿站”让求职变得更有“温度”,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让求职者足不出户,一键求职。
  潞城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潞州区市级产业园形成 “双核驱动”,全年开展活动113场,提供岗位12.45万个,达成意向1.39万人,实现营收10.53亿元。长治升活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产业园对接平台,3个月内签约200余名持证保姆,总经理吴鹏飞感叹:“政府搭台让企业用工效率提升60%,这就是服务型政府的生产力。”
  
  帮扶“暖心账”:从“保基本”到“保高质量”的跨越
  
  长治市“点对点”劳务输出专车53次接送1954名农民工返岗,58.5万农民工务工规模背后,是“春暖农民工”行动中建立的动态帮扶台账;395.4万元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惠及1175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机制让每个困难家庭都有“就业守门人”。
  更值得关注的是,长治市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 “头号工程”,4270名毕业生领到求职补贴,8365个校园招聘岗位吸引6048人达成就业意向。长治学院毕业生李晓阳的经历颇具代表性——通过“太行青年人才创业计划”,他不仅获得5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更在创业园导师的指导下实现项目落地。
  “太行青年人才创业计划”面向青年人才在创新创业、平台资源、职业发展、生活服务、评价激励、人文环境方面推出六大服务保障措施,吸引青年人才留长来长、创新创业。实施太行青年人才安居工程,设立太行青年人才创业基金,重点是为种子期、初创期的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未来将依托“太行青年人才创业园”打造“长治创就业赋能中心”,让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底气更足。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5年民营企业服务月招聘专项活动期间,设置了政策宣传区、直播带岗区、劳务品牌展示区等六大功能区,以功能分区搭建招聘就业服务新生态,促进产才精准适配。
  在第六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中,120家企业携3900个岗位入场,应届生专属岗位800个,304名求职者当场签约,其中应届生占比超八成。“这次专项行动不仅是一场招聘会,更是一次精准服务的实践活动。我们以‘百日’攻坚的决心,既拓岗位池,也筑政策巢,为的是让每个潜力青年都能找到撬动未来的支点。”长治市人社局局长徐晨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