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700名骨干教师学习探索课改实践密码
本报记者 刘琴 见习记者 路诗洁
近日,长治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项目化学习培训。来自市直中小学义教阶段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700名骨干教师,通过分学科、沉浸式的学习交流,共同探索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密码。
此次培训分学科、分时间段在长治四中、长治八中、长治十二中、市火炬中学开展,涵盖初中英语、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5个专场。每场培训聚焦课堂教学中“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助力参训教师将项目化学习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设计,并融入日常教学,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在小学语文培训专场,来自沁县东风小学、长子县教研室等学校的7名优秀教师,带着精心打磨的教案走上讲台。他们通过案例拆解,清晰呈现问题设计、项目框架、实施步骤等核心要素,让参训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的内涵、特征、主要步骤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课型、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关键环节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据了解,此次培训是市教育局落实2024年“新课改(项目化)培训协议”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项目化学习从“理念”走向 “实践”。培训通过让骨干教师先学一步、深学一层,进而带动更多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成为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主动探究、在实践体验中成长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