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大思政引领力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山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冯金钟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在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中,思政引领力居于榜首。这一深刻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及人才培养规律认识的升华,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牢教育政治属性,突出思政引领方向性。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建构逻辑中,思政引领力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党建引领,铸牢发展根基。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中铸牢信念之“基”。要建强和用好各级各类宣传思想文化平台阵地,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社会热点话题,要主动介入、释疑解惑,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力。在面对错误思想和负面有害言论时,不仅要敢于接招发声,更要善于“亮剑”,在激浊扬清中守好马克思主义之“正”。
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找准思政引领着力点。思政引领力虽是一种精神力量,但其发生逻辑与作用机制并非抽象空洞的,而是具体生动的。从教育的角度看,“引领”绝非简单的“外部灌输”或“被迫强制”,而应是主客体良性互动的“双向奔赴”。如此看来,能否有效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与意愿,对思政引领力的发挥至关重要。马克思曾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为我们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一方面,要结合不同院校的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思政引领力具象化呈现。以山西医科大学为例,秉持“医理博精、德能高邃”的校训,以思政引领力涵养医学教育实践,培养了大批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另一方面,要把准教育对象的现实境况与成长诉求,做到精准对接、科学施策;要关注教育对象个体的“微观世界”,走进其“心灵深处”,触发情感共鸣、强化思想引领与价值认同。对于青年所关心的学业就业、交友择偶等现实问题,既要有“换位式”思考,更要有多维纾困举措,精准分析青年思想动态与情感变化,于“细微之处”切实增强思政引领力。
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升思政引领牵引力。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做好思政工作的关键也在于人。思政工作具有学段覆盖全、综合要求高、影响范围广等显著特点,必须要不断完善以“全员”为核心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各类育人主体的联动性与协同性,强化系统集成、提升思政引领整体效应。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是“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思政课教师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系统化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严格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要优化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好 《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增强思政引领实效性。建设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提高思政引领力必须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构建更加科学、系统、富有时代感的思政教育体系。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以真理的力量实现以理服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内容支撑,实现以“例”服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实现以文化人。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进思政引领力全方位在线、全过程领航、全时段发力。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向同行,夯实“第二课堂”、“一站式”学生社区等育人载体的思政引领功能;强化网络育人功能,善用大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方法更新与样态革新,以数字化赋能思政引领力提质增效。(本文系2024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