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架起“连心桥”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本报记者 孟存田 通讯员 石慧
近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阳泉高新区五渡管理服务中心新泉社区成立了 “社区影像工作室”,用短视频架起“安全防线”与“温暖港湾”,让社区治理既有“精度”,更有“温度”。
入驻社区首周,实践队便联合社区工作人员针对年轻群体中高发的“高考诈骗”“网贷陷阱”等诈骗类型,创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宣传活动。为让宣传更“接地气”、更“对胃口”,他们没有沿用传统的“说教式”宣传模式,而是创新采用“沉浸式场景还原”的方式,深入捕捉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片段——将“高考志愿填报诈骗”“刷单返利陷阱”等套路以贴近生活的情景短剧形式呈现。
新泉社区辖区地处高新区繁华路段,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多。该社区新建了“暖新驿站”,提供免费饮用水、手机充电、应急药品、政策咨询等8项服务。但运营初期,知晓率低、使用率不高成了难题。实践队拍摄了短视频为 “暖新驿站”“引流”。“口渴了、饿了、手机没电了?驿站‘便民补给角’全搞定!免费热水、应急药品(创可贴、风油精)、手机充电线、微波炉(可热饭)……”大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说,“以前午休时蹲路边吃冷饭,现在热饭、充电、歇脚全在这儿,比在家里还方便!”宣传视频发布后,驿站日均服务量大大提升,外卖员小哥主动当起“义务宣传员”,在取餐点看见同行就喊话:“累了就来暖新驿站,有热饭有热水!”“用镜头把这份温暖拍出来、传出去,让更多人看见、听见,我们的服务才更有意义。”实践队队员说。